影片库
影片库为你选出部影片
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!吾作此书时,尚为世中一人;汝看此书时,吾已成为阴间一鬼……”
1911年3月26日(农历),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临牺牲3天前,在与妻子诀别的《与妻书》中开头这样写道。几十年后,林觉民的事迹被拍成电影《碧血黄花》,由林青霞扮演林妻陈意映。
影片是讲述国民革命先烈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历史题裁。历史教师向学生讲解青年节的来由。福建人林觉民(周紹棟飾)离别结婚不久的爱妻(林青霞飾),奔赴广州参加革命工作,国民党七十二位烈士在黄克强领导的推翻满清的起义中英勇牺牲,万古流芳,永垂不朽。
《碧血黃花》荣获1980年第17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,并获当年第28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演员奖。
本片改编自陈忠实先生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品《白鹿原》。原著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,影片截取其中1912年到1938年间的动荡变迁,原生态的秦腔演绎与苍茫的麦田取景令人沉醉。
历经三年多制作,《布达拉宫》首次全方位展现这颗人类文化瑰宝的全貌。在内容上,从历史、建筑、文物、艺术、人文民俗、自然环保、现代生活等方面全景式展示。一代又一代人用劳动、智慧和审美造就了这座人类文明瑰宝,突出其人文价值、民族文化价值及匠心传承精神ddd
在形式上,以循序渐进的探索为脉络,梳理历史人文与传承;以环环相扣的叙述满足好奇心与求知欲;以生动感人的故事和民俗生活化解知识信息的严肃说教感。画面与音乐唯美诗意,具有史诗感与审美高度。
罗马尼禄皇帝在位时,指挥官维尼吉将宫大胜而回,对利吉国在罗马的人质丽吉儿公主一见钟情,尼禄遂将丽吉儿赏给维将军,未料丽吉却是基督徒,与维将军主张以征服和屠杀一统天下的理念,在心灵上无法沟通,遂逃离aaa
为追回丽吉儿,维将军寻至基督徒秘密集会处,初闻彼得关于基督的说教,回程再见到丽吉儿时,虽然此时两人已相爱,但对基督的精神仍感迷感。在回皇宫时碰上疯狂的尼禄为建尼禄之城而焚烧罗马城,维将军赶回火场,救出丽吉儿,并率领民众突围,难民涌入皇宫,皇后城护维将军对丽吉儿的爱,怂勇禄将焚城之罪嫁祸基督徒,将捕获的基督徒或喂猛狮或钉十字架或烈火焚烧。圣彼得亦被子钉十字架而亡,但所有的基督徒均高唱圣歌就义,维将军当场揭发真相,罗马大军反正,尼禄自杀结束暴行。
丁善玺编导的本片,继《英烈千秋》后,叙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,中国88师524团团长谢晋元,为牵制日军,掩护中国军队后撤,率领480青年军官,号称八百壮士,固守四行仓库,达三个月之久。军人英勇杀敌,女童子军冒着生命危险给守军输送食物、医药,当牵制任务完成,守军越过苏州桥后撤。本片的格局手法与《英烈千秋》完全不同,只限于几成孤岛上海的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,数百中国军人与包围的日军进行阵地战。导演根据史实,利用四行仓库周围有英法租界,苏州河对面又是国统区,苏州河两岸战争与和平不同环境造成的戏剧冲突,表现了爱国军队抗击侵略者英勇无畏的精神,和上海人民声援国民党守军的时代气氛。导演把握住双方冲突的因素,安排丛生的险象,利用国军在枪林弹雨下游过苏州河,民众都为军人担心的正反打镜头蒙太奇剪接手法,形成扣人心弦的场面,把剧情推向高潮。本事件曾于1938年搬上银幕,是默片,由阳翰笙编剧,应云卫导演,袁牧之、陈波儿主演,是抗战时期“大后方电影”中较为著名的一部,其中女童子军冒死为壮士们送国旗的细节,具有极为悲壮的感染力。影片在当时的大后方及香港极为轰动,而且在东南亚甚至西欧都得到热烈反响ddd
